城市旅游网

>> 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-> 美食

当前关注:我国建非遗工坊2500余家 助乡村焕发生机活力

时间:2023-01-29 17:57:15 来源:新华社客户端

原标题: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焕发生机活力(新数据 新看点)

已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

“一边照顾家人,一边在闲暇之余做点苗绣赚些钱,还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一举多得。”在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,绣娘田茂媛说,自己会技艺、能设计,生活过得红红火火。当地积极建设松桃苗绣非遗工坊,让4800余人学会技艺、居家就业。


(资料图)

2021年以来,文化和旅游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支持地方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。目前,已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,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,带动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、增收致富。

——居家就业致富,积蓄乡村人才。

村民高艳家住山东枣庄峄城区阴平镇小石泉村。之前她一直在外打工,今年初,她和50余名村民一起参加了村里非遗工坊的粉皮制作技艺培训班,“掌握了一门吃饭的手艺”。

依托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阴平石泉粉皮制作技艺,当地建设了非遗工坊,开展技能培训300余场次。村民既能在家赡老看娃,也能赚钱养家,为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注入了非遗力量。

不仅如此,当地还采用“非遗工坊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统一购买原料、规范加工标准和接收订单,将全村100余户零散的家庭作坊整合联动起来。“我们还带领乡亲们通过‘线下商超+线上带货’方式进行销售,实现年利润100余万元。”石泉粉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孙中坤介绍。

非遗工坊让村民居家就业增收致富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。河北曲阳采用“非遗工坊+农户”模式,依托定瓷、曲阳石雕等非遗项目带动群众就近就业,吸纳73个村的8000余人就业;海南五指山、新疆伊宁等地采用“非遗工坊+公司+农户”模式,深入社区、村建立生产基地,通过给居家绣娘开展技能培训、派发生产订单,送图纸、原料上门,帮助群众实现居家就业。

“各地非遗灿若星辰,广大乡村则是优质资源的富集地。通过系统梳理,选取那些比较优势明显、从业人员较多、带动能力强、市场认可的非遗项目建设非遗工坊,能带动相当一部分基层群众就业,为乡村振兴积蓄人才动能。”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——联动多方力量,拓展销售渠道。

地处深山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,银饰锻制和非遗旅游业近年来发展势头不错。

“很多非遗传承人专注于手中的技艺,在宣传销售、开拓市场等方面存在短板。要让乡亲们生产的产品产生经济效益,必须拓展非遗工坊产品的销售渠道。”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近几年,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支持电商平台联合举办“非遗购物节”。雷山县非遗工坊的银饰受到欢迎。

几次“触网”的经历让乡亲们很振奋,银匠潘仕学说:“网络市场潜力巨大。如今销售渠道畅通了,看好未来的发展!”

据统计,2022年“非遗购物节”前后,150余个地级市举办相关活动,非遗产品销售额超过20亿元。其中有334个脱贫县的1000余家非遗工坊参与销售活动,覆盖6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。

近年来,各地采取措施充分调动企业、电商平台、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积极性,持续推动解决非遗工坊生产、销售问题,推动非遗工坊产品销售,帮助群众实现增收。

以文塑旅,以旅彰文。四川、贵州等地专门在A级旅游景区设立非遗工坊产品展示销售区,拓展非遗工坊产品的销售渠道;河北、河南等地支持地方依托布糊画、钧瓷、汝瓷等非遗项目,建设非遗民宿、非遗小镇,提升了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,也提高了群众收入;湖南溆浦、青海湟中等地利用花瑶挑花、土族盘绣等非遗资源,发展非遗体验游和研学游,丰富了乡村旅游业态。

此外,各地积极利用传统节日、节庆活动,在旅游景区、历史文化街区组织销售活动,通过线上线下联动,让非遗工坊产品走进千家万户。

——乡村活力迸发,文化赓续传承。

“做刺绣能赚上钱,孩子们、老人们都欢喜。”在湖南花垣县,许多在外打工的妇女回来了,走进了非遗工坊。

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,非遗传承,要在传人。非遗工坊让年轻人看到了实惠、看到了希望,纷纷选择回到家乡,传统技艺也后继有人。

“一根竹料,经过巧妙设计加工,便能身价陡增。编织一个工艺品,农民能从中获得不少收益。”说起带领竹农致富增收的故事,贵州赤水竹编传承人、非遗工坊带头人杨昌芹满是自豪。

为了不断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水平、创新能力、市场意识和版权意识,文化和旅游系统开展了大规模的技能培训。非遗传承人走进清华大学、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的课堂,来到大型文化和互联网企业的一线,学知识、开眼界,其设计、制作、推广水平不断增强,产品的附加值也大大提升。

“传承人规模扩大了,传承活力提升了,非遗活力迸发!”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相关负责人说,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。从经济上来看,非遗工坊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,从文化上来看,传统文化得以更好接续传承。昂扬蓬勃的文化自信挂在老百姓自豪的笑脸上。”

据统计,2500余家非遗工坊涉及1700余个各级代表性非遗项目。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相信随着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深入,非遗工坊带头人和相关从业者通过设计、生产、销售非遗产品,感知时代变化和人民需求,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传统技艺势必更加生机盎然。”(记者 郑海鸥)


关键词:
全球快看:不再安排期末考试!山东1市教育局发布最新通知

(相关资料图)12月26日,淄博市教育局网站发布关于做好期末教学工作的通知。 各区县教育和体育局,高...

【环球速看料】重庆统一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支付比例 解读来了

■低保对象、特困人员、返贫致贫人口按不低于70%的比例救助 ■其他重特大疾病救助对象救助比例不低于60...

“阳”了眼睛疼、视力下降怎么回事?眼科专家答疑

【资料图】“我阳了以后右眼红3天、流泪明显增加了。”“我发烧好了以后左眼磨、怕光很明显”“我测抗原...

全球看热讯: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部分科目考试结束,考场情况如何?

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部分科目考试结束考场情况如何?都很“拼”考试难度如何?各有说法(相关...

2022年全国棉花产量比上年增长4.3%

(资料图)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(记者魏玉坤)国家统计局26日发布数据显示,2022年全国棉花总产量597 7...

天天讯息:利物浦主帅克洛普:梅西是我见过最伟大的球员

【资料图】齐鲁网·闪电新闻12月26日讯山东电视体育频道消息,利物浦主帅克洛普谈到了刚刚夺得世界杯冠...

每日播报!《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-2022》发布:乡村教育多项指标进步明显

12月25日,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了《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-2022》(以下简称《报...

通讯!吸引顾客“尝新” 方便精细管理 智慧商圈带来消费新体验

走进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商圈,“智慧”元素无处不在:“智慧停车”系统打造“通停通付”模式,使商圈内商...

当前关注:我国建非遗工坊2500余家 助乡村焕发生机活力

原标题: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焕发生机活力(新数据 新看点)已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“一边照顾家人,一边...

“相互赠药”折射守望相助邻里情

(资料图片)作者:李思辉目前,受新冠毒株奥密克戎影响,不少地方感染人数迅速增加,有些家庭缺少对症治...

x 广告
x 广告